山東省近日出臺《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》,提出以實現沿海工業園區和有居民海島淡水穩定供應為重點,穩步探索市政用水補充機制,到2022年,全省海水淡化產能規模超過100萬噸/日。
“淡化海水的有效供給,還能減緩海水內侵導致的鹽漬蔓延,保護水生態環境。同時,作為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,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能有效加速山東省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,培育新的增長點。”山東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說。
目前,山東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28個,產能達37.6萬噸/日,占全國近1/3。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青島、煙臺、濰坊、威海、日照5市,其中青島海水淡化產能達到22.37萬噸/日,占全省的60%。
就今年上半年水環境目標完成情況,近日,生態環境部向各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政府發函通報相關情況。生態環境部指出,全國水環境形勢總體改善,但不平衡不協調,部分省份完成2020年任務存在一定壓力。其中,10個省(區)16個斷面水質呈惡化趨勢。
生態環境部說,2020年上半年,全國1940個地表水國控斷面中,水質優良(Ⅰ-Ⅲ類)水體比例為80.1%,同比增加5.6個百分點;喪失使用功能(劣于Ⅴ類)水體比例為1.1%,同比減少3.2個百分點。全國2578個應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,已建成的園區為2574個,完成率99.84%。全國農村“千噸萬人”(日供水千噸或服務萬人以上)和長江經濟帶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穩步推進,截至2020年6月25日,全國農村10764個“千噸萬人”水源,9344個已完成水源保護區劃定,占總數的86.8%;長江經濟帶10089個鄉鎮級水源,7712個已完成水源保護區劃定,占總數的76.4%。
生態環境部公開點名一些省(區)存在的問題。
生態環境部說,2020年上半年,湖北省Ⅰ-Ⅲ類斷面數量,遼寧、山東、陜西等3省劣Ⅴ類斷面數量與年度目標還有差距。全國共有10個省(區)16個斷面水質呈惡化趨勢。其中,安徽省4個,山西、內蒙古、云南3省(區)各2個,遼寧、黑龍江、河南、廣東、海南、陜西6省各1個。此外,太湖總磷平均濃度同比上升15.2%;滇池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同比上升6.3%。依照《長江流域水環境質量監測預警辦法(試行)》有關規定,安徽省存在水質預警斷面。
生態環境部表示,寧夏、云南、江西等3省(區)“千噸萬人”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進展相對滯后。長江經濟帶云南、江西、湖南等3省鄉鎮級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相對滯后。遼寧省大連市上報整治完成的凌水河黑臭水體管網建設不合理,存在污水泄漏、水體返黑返臭現象。海南省海口市上報整治完成的河口溪黑臭水體控源截污不到位,建設的臨時污水處理設施無法發揮作用,水體明顯黑臭。
近日從河北省定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,該市全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,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質量,推進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。今年,該市對9個鄉(鎮、街道)30個行政村進行生活污水治理,涉及25269戶、94834人。今年底治理完成后,30個村污水收集率將達到90%。
定州市采用分質處理與集中、分散處理相結合方式,有效治理和管控農村生活污水。其中,分質處理是指以戶為單位分離收集村莊黑水(糞便、尿液和沖廁所時所排出的污水)、灰水(洗浴、洗衣和廚房產生的污水),將黑水送至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,同時利用灰水沖洗廁所、潑灑庭院、澆花等。
按照“一村一策、一村一治、一村一量、一村一價”的工作思路,定州市環保、住建、農業等部門通力合作,逐村確定治理方式、建設時序等。對李親顧村、叮嚀店村等6個緊鄰市政污水管網或鄉鎮污水處理廠的村莊,通過鋪設污水管網收集污水,然后進行集中處理或分散處理。對距離市政污水管網、鄉鎮污水處理廠距離相對較遠的24個村莊采用分質處理。
據介紹,到今年底,該市分質處理生活污水的村莊,黑水收集率將達到90%,處理率達到100%;灰水收集利用率將達到90%;集中、分散處理的生活污水收集率達到90%以上,處理率將達到100%。
據水利部組織完成的2019年度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結果顯示,我國水土流失狀況持續好轉,生態環境整體向好態勢進一步穩固,水土流失實現面積強度“雙下降”、水蝕風蝕“雙減少”。
這是記者18日從水利部了解到的。監測結果顯示,2019年,全國水土流失面積271.08萬平方千米,較2018年減少2.61萬平方千米。與2011年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數據相比,全國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23.83萬平方千米,平均每年以近3萬平方千米的速度減少。
我國水土流失面積中,水力侵蝕面積為113.47萬平方千米,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41.86%,較2018年減少1.62萬平方千米;風力侵蝕面積為157.61萬平方千米,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58.14%,較2018年減少0.99萬平方千米。
水土流失呈現高強度向低強度轉化的趨勢。各強度等級水土流失面積中,輕度水土流失面積為170.55萬平方千米,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62.92%。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為100.53萬平方千米,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37.08%,較2018年減少4.91萬平方千米。
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狀況持續改善。與2018年相比,黃河流域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減幅達7.37%,長江流域強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進一步下降。